亳州市中心城区水体更名(第二批)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调查表

随着城市的发展,亳州市中心城区羊建沟、张河等18处水体名称已不适应城市发展定位、地理民俗风情和城市功能品质。为进一步规范水体名称管理,根据《地名管理条例》有关规定,现拟对城区18处水体开展更名工作。 依据国务院《地名管理条例》和中共安徽省委、省政府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若干举措》相关要求,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水体更名事项的意见和建议。

1.羊建沟更名为凤尾河。与凤尾沟相通,为凤尾沟上段,存在一河两名的问题,与凤尾沟更名保持一致,解决一河两名问题。
2.张河更名为急三道河。为急三道河的下段,水利部名录为急三道河,存在一河两名问题。
3.陈治沟更名为希夷河。陈抟,宋太宗赐号“希夷先生”,相传为陈抟在家乡时主持修建的排涝工程。
4.新建沟更名为桐花河。沿桐花路而取名;桐花为中药;泡桐树是亳州传统树种。
5.窑鸿支沟更名为凤栖河。城区新开挖河道,北与凤尾河相连,附近有凤栖小区。
6.窑鸿沟更名为凤巢河。城区新开挖河道,呼应凤栖河。
7.交通沟更名为和顺渠。“和顺”取和谐顺畅之意,含交通的意思。
8.闫铜沟更名为迎凤河。位于涡河北岸,与凤尾沟隔河相望,故拟命名为迎凤河。
9.北一环边沟更名为北城海子。位于亳州城市规划区最北边,呼应东城海子、西城海子。
10.江宁会馆坑更名为江宁池。与江宁会馆相呼应。
11.瘟神庙街塘更名为丰水湾。部分位于丰水源小区内,起讫点均与陵西湖连通,形似河湾。
12.鳖疙瘩坑更名为西城海子。位于古亳州西城墙附近,呼应东城海子。
13.哑巴坑更名为通真池。位于明王台遗址脚下,明王台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称帝即位的宫殿遗址,传明王台是在通真观上所建。
14.丁家坑更名为丁家池。传说原为曹操原配夫人丁姓家族附近的一个水池。
15.砂礓坑更名为砂礓塘。传说因城内修建马路,需要砂礓,百姓长期在此挖砂礓而致地表塌陷,形成的水塘。
16.饮马坑更名为饮马池。传说曹操军马的饮水处,附近的拦马墙,是曹操饲养军马之地。
17.瓷器坑更名为瓷器池。坑南临近瓷器街,传说通过涡河航运来的瓷器存放在此处,是存放转运瓷器的地方。
18.骆驼坑更名为骆驼池。此处以前形状酷似骆驼。

姓名 *

电话 *

所属乡镇(街道) *

1.您是否知晓当前水体更名计划? *

必填字段

2.您与水体的关联程度? *

必填字段

3.您对更名后的水体名称是否满意? *

必填字段

4.您认为水体更名后是否有有利于亳州城市的发展? *

必填字段

5.您认为本次水体更名可能对您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?(多选) *

必填字段

6.您对本次水体更名决策持何种态度? *

必填字段

7.您对本次水体更名的其他意见或建议